佛教叢書

佛教叢書,開運竹富貴竹


人間佛教小叢書236 佛法真義───修行修心

本期小叢書節錄《佛法真義》,以「修行修心」為題,選編「我是誰、本尊與分身、心外無法、心如工廠、心的譬喻、菩提心、一即是多、轉識成智、聞思修」九篇。 佛教把「心」比喻為一塊田地,因為我們的心若不經過開發,心田裡的寶藏就無法出土,所以佛教鼓勵人要發心。 說到這顆「心」,《雜阿含經》說:「心惱故眾生惱,心淨故眾生淨」。 所謂「佛說一切法,為治一切心;若無一切心,何用一切法? 」一切皆根源於我們的「心」,如果「心正」、「心淨」,則一切皆「正」,一切皆「淨」。 就看我們如何主宰自己的心。 目錄 我是誰? 本尊與分身 心外無法 心如工廠 心的譬喻 菩提心 一即是多 轉識成智 聞思修 作者簡介

【風水山向吉凶年月】一秒辨別方位與吉凶

風水上,將方位分為二十四方,每個方位佔十五度。於二十四個方位是應用確定坐山和朝向,所以叫二十四山向。陽宅二十四山向,可以判斷運勢吉凶,方法詳解如下,歡迎鑑閲! 座山度數:337.6~352.4度,即圖中【壬】紅色標示。 此方向房子,大門開在右前方即西南方財源;開中門南方亦可,左邊 ...

BBC Learning English

Project、protrude 和 jut 这三个词都有"伸出、突出"的意思,算是同义词。. Project 指"物体从某一面或某一边突出或延伸出来";protrude 指"从某处 ...

子易預測網

子易預測網,前身為王隆術數網,成立於2011年,它的目標是為所有人提供最方便的命理信息服務!它將會陸續登錄各種術數排盤及在線免費算命項目!現在提供的項目包括擇吉萬年曆、八字排盤、八字用神分析、命理調整、鬼谷子算命術、達摩一掌經、鬼谷子命宮表、袁天罡稱骨歌、軒轅黃帝四季歌 ...

石泉朱王廟小法出館5 謝祖師犒軍

石泉朱王廟小法出館5 謝祖師犒軍 洪明景 9.34K subscribers Subscribe Subscribed 372 views 1 day ago 2023/11/4石泉朱王廟小法出館5-謝祖師犒軍 ...more ...more 媽祖竟把披在身上的紅綾送給信徒!所到之處真的滿滿都是人!!! #大樹久堂慈后宮 #天上聖母 #北港朝天宮 #進香謁祖 #廣澤尊王...

一小時800可裸聊視訊 男馬上匯款...被網路人妖詐騙

楊姓男子有 偽造文書 前科,2022年11月楊在租屋處上網.於網路「UT home聊天室」註冊暱稱「大學生賣訊」帳號,並與一名張姓男子攀談,隨後楊竟當起網路「人妖」,以暱稱「小珍」的帳號與張男互加通訊軟體Skype,並向對方稱只要一小時給800元就可裸體視訊,張男信以為真,興致勃勃馬上匯款,卻沒裸聊到,對方還直接下線; 新竹 地院審理終結,楊被依 詐欺 取財罪判拘役20日。...

東江本地話

東江本地話,又稱水源話或蛇話,民間通稱本地話,是廣東省 東江流域中上游地區一系列內部頗为一致的方言點的统称,主要分布於惠州市和河源市,少數分佈於韶關市的新豐縣,處於客家話的包圍之中。 東江本地話在語言分類歸屬上一直存在爭議,現在學術界一般將其歸為客家話的一種次方言。

周易基础知识(天干地支)

"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"称为十二地支。 远古时代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。 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,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。 在天成象,在地成形,在人成运;天道与地道决定着人道,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。 天地定位,干支以定时空,时空以定世界。 干象天而支象地,万物虽长于地上,但是万物的荣盛兴衰却离不开天。 所以 十天干 与十二地支的组合,形成的六十甲子,用以阐述 天地人 之学。 十天干: 甲(jiǎ)、乙(yǐ)、丙(bǐng)、丁(dīng)、戊(wù)、己(jǐ)、庚(gēng)、辛(xīn)、壬(rén)、癸(guǐ);其中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为阳干,乙、丁、己、辛、癸为阴干。 十天干属性: 甲木,纯阳之木,名为大林木,有参天之势,性坚质硬,栋梁之材,故为阳木.

荔園成幾代港人童年回憶 大象「天奴」最受歡迎 馴獸師功不可沒

家境富裕的石鐘山,在戰後初年曾開辦酒店,後來進軍地產業,在荔枝角山麓興建新式大廈數十棟,名叫「鐘山台」,後來他耗資逾100萬元,在荔枝角灣畔興建佔地過萬平方呎、全港最大的遊樂場「荔枝園」,園內有四個泳池及扒艇池等體育設施。 1949年4月16日,荔枝園遊樂場正式開業。 至1950年,遊樂場易主,由織造業富商張軍光、製片人蔣伯英及銅鑼灣豪華夜總會老闆溫先生買入,同年7月1日開幕,改名「荔園遊樂場」。 石鐘山時期的荔枝園着重體育設施,以配合他的教育理念;新園主則大事革新,花了100萬元增加遊樂設施,並改為全年開放。

佛教叢書 - 開運竹富貴竹 - 137234azxofqg.relentlesscycle.com

Copyright © 2011-2023 佛教叢書 - All right reserved sitemap